- N +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限制行业发展的不是交付,基础打好,市场随之而来

“限制行业发展的不是交付,对于中国来说交付不是问题。”

近日,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问题,是交付后的产品和技术是否能让客户买单。

赵同阳称:“众擎成立才1年10个月,目前有130名行业顶级工程师,之前有一年半的时间在打基础,我们把这些基础做完后市场就随之而来……强迫接单是不负责任的,也会给研发带来压力,打乱研发节奏。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尤其是8月以来,开始大幅接单,一个月的时间,除了多伦科技的2000台订单,还有来自香港和中东的4000台订单。当把产品、技术、团队准备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订单就会出现”。

9月12日,多伦科技(603258.SH)与众擎机器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在场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公安执法、交通管理、商业零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商业化进程,未来3年内将采购预计不低于2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用于重点领域的场景落地。

众擎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0月,总部位于深圳。成立以来已推出了人形机器人SA01、PM01、SE01、四足机械豹JS01、重载级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T800等多款产品,并将推出轻量化陪伴型人形机器人SA02,售价预计3.85万元起。众擎也因为SE01自然的步态、PM01的斧头舞、以及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引发大量关注,T800还将在接下来12月的众擎机器人自由格斗比赛中作为核心机型参赛。

今年7月21日,众擎机器人宣布已连续完成Pre-A++轮与A1轮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10亿元。其中,Pre-A++轮由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发起设立的星航资本投资;A1轮融资由京东领投,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投,以及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黄浦江资本等财投参投。同时,中东资本、国香资本、弘晖基金、浔商创投、包河创投等老股东也参与了这两轮的连续增资。

今年年初众擎SE01的自然步态引发热议

多伦科技成立于1995年,主营业务包括智慧车管、智慧交通、智慧驾培、新能源等,业务已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

对于此次合作,多伦科技董事长章安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顺应产业潮流进行技术升级,“具身智能作为新兴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机遇。多年的沉淀使我们非常了解公安、交通行业客户的业务流程、痛点及需求,这种对垂直场景的深度理解,是很多技术公司所不具备的”。同时,公司积累的海量高质量数据如驾驶行为数据、考试场景数据、车流管理数据及交通流数据等,也能为具身智能的训练提供有力支持。

章安强透露,多伦科技自研的机动车智能查验机器人原型机已研发完成,正在进行试用验证,计划于2025年底投入市场。按照项目规划,导办人形机器人与交通疏导人形机器人的原型机将于2025年底完成研发出样。

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赵同阳指出,数据和模型是永远存在的问题,“如何用少数量取获得更大的收益,无论是VLA(视觉-语言-动作)还是世界模型,目前都不能满足要求。如果让我们做排序,模型更重要,可以数倍减少对数据的依赖”。

他认为,当体能和智能可以结合时,人形机器人就能真正落地。目前,机器人的体能、灵活程度、敏捷性、稳定性等,有的方面甚至比人还强,硬件上已经基本达到满足。而通用智能要能在很多环境下替代人,就需要通用能力,目前仍然存在难度。“我们和多伦科技合作是因为他们需要的是专业能力,而并非简单的通用能力。多伦科技客户的落地场景很细分,这么多年的数据用于训练模型在专用行业是没有问题的,更容易落地。不仅公安、交通,在生产制造,导引导购等也能落地”。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