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欧洲应进一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中新网广州 12 月 4 日电 ( 记者 吴辛茹 ) " 中国的技术和社会发展正快速高效地展开,这实际上就是现代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我们没有理由通过被动的拒绝或积极的对抗来抵抗这一趋势。希望欧洲能够自主选择用什么方式来看待和应对中国的发展。"

4 日,在 2024 年 " 读懂中国 " 国际会议 ( 广州 ) "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方法与效能 " 专题论坛上,比利时前驻华大使、现居云南的 " 洋农夫 " 帕特里克 · 奈斯 ( Patrick Nijs ) ,分享了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故事如何走向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图为帕特里克 · 奈斯在专题论坛上发言。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奈斯指出,西方部分言论认为,中国要发展现代化,就会反对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集团。而奈斯认为,这种对立 " 完全没必要。"

在他看来,西方应当进一步理解中国的现代化,以促进彼此合作,从而推动全球体系朝着基于共赢互助的新型相互依存关系发展。中国和欧洲存在一些共识基础和密切的联系。欧洲和中国都坚信,国家是寻求社会正义和保护弱者的不可或缺的主体。中国提出的共建 " 一带一路 " 倡议,也将同属一个大陆的中欧双方连接了起来。

同时,奈斯观察到,中国正逐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他关注到,中国很早就将生态文明的思想纳入考量,三中全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他认为,其他国家应学习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并付诸实践。

2013 年卸任驻华大使后,奈斯和他的中国妻子回到云南老家,建造了一座农场,探索永续农业。后来,奈斯又创立了 " 梧桐 -Acacia 国际论坛 ",为国际合作、寻求全球气候解决方案搭建桥梁。奈斯直言,面对生态挑战,所有国家唇齿相依,应当同舟共济。因此,需要将中国取得的气候行动进展传递给世界,将实干家带到中国,让他们与中国的同行会面,携手共进。

" 我相信,欧洲那些关心人类命运存亡的人士对中国的环保进程非常感兴趣。我们要做的,只是和他们分享来自中国的令人信服的故事。" ( 完 )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