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 经营承压瞄准“数字化”突围

  证券时报记者 谢忠翔

  存款利率“降息潮”是今年5月银行业一大热词。以民营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上一轮利率“补降”尚未结束,大中型银行新一轮存款降息又接踵而至,主流银行中长期定期存款已经普遍低于1.5%。长期以相对较高利率揽储的民营银行,面对净息差下行压力也纷纷出手控制负债成本。

  作为立足服务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和居民消费的一支金融机构队伍,民营银行近年来发展格局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业内人士认为,民营银行要把握低利率环境下资金成本劣势缩小的机会,以数字化能力支持风控和业务创新,契合市场的需求。

  利率高地优势渐失

  5月以来,辽宁振兴银行、吉林亿联银行、湖南三湘银行、福建华通银行等多家民营银行再度下调旗下部分存款产品利率。事实上,4月以来已有多家民营银行多次主动降息。

  长期以来,多数民营银行受到线下网点少、线上渠道窄等客观因素限制,获客和揽储压力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因此,“高息揽储”成为民营银行扩大负债端的重要手段,部分储户也瞄准这一点,前往异地开户和存款,加入了跨城存款队伍。

  经过多轮的利率“补降”,绝大多数民营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已低于或等于2.5%。尽管相对国有大行、股份行最新挂牌利率仍有100个基点(BP)左右的利差,但吸引力大不如前;与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相比,也没有明显优势。

  从净息差来看,民营银行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但也不可避免受到净息差下行影响。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2025年一季度民营银行平均净息差达3.95%,尽管显著高于商业银行1.43%的平均水平,但较去年末已下降16个基点,降幅处于各类银行之首。

  “民营银行吸收存款能力相对较弱,以往普遍以较高利率来吸引客户,因此利率下调的空间更大。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有助于民营银行保持息差基本稳定,提升稳健发展能力。”此前一位金融研究人士受访时表示。

  行业发展两极分化

  2024年是首批民营银行成立运行的第10个年头,证券时报记者梳理19家民营银行2024年年报发现,过去一年民营银行经营发展仍延续明显的“二八效应”,即头部民营银行规模和效益有明显优势,队伍中的“腰部”和“尾部”机构仍承受经营压力、资本补充压力以及监管压力。

  总体而言,2024年末上述19家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合计约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约9.5%,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值得一提的是,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两家头部民营银行2024年末合计资产总额超1.12万亿元,占据民营银行半壁江山,超过其余17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之和。如今,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民营银行有5家,500亿至1000亿元之间有6家,低于500亿元规模的民营银行有8家。值得注意的是,振兴银行、三湘银行等部分尾部银行还出现资产规模收缩的情况。

  经营业绩呈现两级分化的同时,头部机构也出现营收下降或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例如微众银行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3.13%,网商银行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同比减少24.66%。数据显示,去年这19家民营银行中,有9家出现净利润同比下降。在净利润规模方面,裕民银行净利润仅为976万元。

  据此前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介绍,去年部分民营银行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民营银行资产质量面临下行压力,平均不良贷款率达1.66%,2025年3月末该项指标进一步升至1.76%,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持续提升创新竞争力

  长期以来,民营银行对资本金的渴求更甚于其他商业银行。然而,无论是通过股东增资还是通过资本工具进行补充,一些民营银行似乎仍面临有心无力的局面。

  对商业银行业而言,民营银行队伍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已处于行业各类型银行中的最低水平。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民营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11.98%,除了低于商业银行整体15.28%的平均水平外,甚至还低于城商行和农商行。

  此前,已有来自业内和民营银行股东方面的声音,认为随着资产规模扩大,资本约束成为民营银行发展的掣肘。在大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背景下,应采取更多措施支持民营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其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服务能力。业内人士还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民营银行差异化监管,建立独立的监管评价体系,放宽部分业务的展业限制,为其提供更多创新机会与渠道。

  在股东治理方面,近年来有部分民营银行股东自身经营出现问题,降低了民营银行的认可度。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包括裕民银行、新安银行、新网银行在内的多家民营银行通过引入地方国资股东,公司治理得到强化。

  去年9月,19家民营银行高管代表参会的“防风险强监管背景下民营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闭门研讨会在广东梅州召开。该会议指出,民营银行要以更强的市场应变能力更好契合市场需求,以数字化能力支持风险控制和业务创新,要把握低利率环境下民营银行资金成本劣势缩小的机会。

  上述会议还认为,民营银行要因地制宜聚焦特色化、差异化业务,加大对区域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要提升数字化能力,以金融科技优势赋能内部治理和外部展业。

  业内研究人士此前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民营银行未来可从产品创新与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力,不宜在主流赛道上与大中型银行“硬碰硬”,可聚焦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方案、为个人客户量身定制的财富管理服务等领域。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