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当地时间7月24日,在2025年二季报发布之际,英特尔CEO陈立武通过全员内部信宣布,公司正实施大规模裁员,计划在年底前将员工总数从约10.98万人削减至7.5万人,裁员比例接近15%。这是英特尔在股价和利润压力下,继前两年多轮裁员后的又一次深度调整。
陈立武在内部信中指出,此次人员缩减涵盖裁员和自然流失。二季度末,裁员计划已初见成效,管理层级也削减了约50%。他强调,“这些是必要且艰难的决策,旨在简化组织结构、提高执行效率、把更多资源投入未来增长领域,尤其是AI和晶圆代工。”
英特尔近年来已有多次裁员。早在2023年,该公司裁撤了汽车芯片项目并计划裁员约2万人。随后在2024年8月,时任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发布内部信,宣布削减约1.5万个岗位(约15%)以节省约100亿美元开支。
2025年初,陈立武接任后继续深化重组,包括裁撤RealSense AI视觉业务、削减foundry代工产能并关闭德国、波兰的新项目,同时合并哥斯达黎加装配测试业务至越南。
在刚刚过去的6月,英特尔进一步宣布裁撤高达20%的硅制造厂工厂员工;7月中旬,再次在美国主要工厂(加州、俄勒冈、亚利桑那、德州)裁撤5000人。2025年至今,英特尔裁员规模已达约2.4万人。
在最新发布的二季报中,英特尔实现营收129亿美元,同比微增(去年同期为128亿美元),略超分析师预期。但该季度净亏29亿美元,其中包括19亿美元重组费用、8亿美元资产减值和2亿美元一次性费用,并导致每股亏损0.67美元(GAAP),非GAAP每股亏损0.10美元,均未达预期。
英特尔二季度客户端产品业务收入79亿美元,同比下降3%,但数据中心与AI业务收入39亿美元,同比增长4%,代工业务收入44亿美元,同比增长3%。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将在126亿至136亿美元之间,但调整后每股利润为零,未达到市场对5美分的预期。
受裁员消息与财报亏损影响,英特尔股价在盘后下跌约3%-4%。分析师指出,公司虽实现营收增长,但仍面临利润压力,长期仍依赖AI和代工业务的发展,以及成本控制的可持续性。
行业观察人士普遍认为,陈立武的重组举措看起来虽颇为艰难,但在英伟达等AI芯片厂强势崛起的背景下,英特尔“只有重组才能自救”。然而,裁员后的产能整合是否会削弱公司未来扩张潜力,仍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